他山

暂无

日志

 
 

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市场无影响   

2013-10-29 16:41:47

121012日在北京举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,很大篇幅谈到“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,强化政府责任,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,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,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,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,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,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”。可以解读为中央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一种态度,其中2011年提供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,总体量接近2010年的总成交量,有人将此解读为“中央用保障性住房来打压商品房”,其实“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”或是商品房的一大利好。本文就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的影响谈三点看法。

 

谁应该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主体?关于保障房建设,他山在QQ上与几位开发商朋友沟通,民企不愿意参与的理由是:一方面,保障性住房利润低,除非政府在税收等方面予以减免,保障民企的开发利润,民企才可能参与;另一方面,国企是政府“控制”的,国企不带头参与,承担社会责任,民企又凭什么主动去承担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社会责任?他们一直认为,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应该是政府的事,国企的事,老百姓买不起房的根源是政府在社会分配制度不平等造成的。

 

如此来分析,那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“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”,实际上就是用来弥补20年来社会分配制度不平等造成的严重后果的。谁可能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主体?国有企业应该当仁不让,尤其央企,他们应该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体。从20年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占有和支配的社会资源来看,许多国企,尤其央企,不该在土地市场上争夺“地王”,在《土地硝烟背后的预警》里面有过简析,他山认为央企应该放弃和民企争商品房的市场份额,才有利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。

 

谁是保障性住房的投资主体?保障房建设过去是以政府为主筹集资金资源,他山认为这是“保障性住房建设”喊了两三年都没有成为解决低收入百姓住房问题的原因之一。政府可以发国债建设一些大型工程,这两三年,在资本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,为什么不能发国债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?他山在QQ与网友探讨这个问题时,这位朋友质问:如果政府筹集不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,那我们需要政府做什么?反过来就成了老百姓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政府的问题了!

 

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谈到的“在政策上要拓宽资源渠道,引导和扶持民间资金进入保障房领域。”他山认为,保障性住房利用民间资本的难度很大。首先,民间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决定了它的去向。保障性住房的利润是不可能与是商品房的利润同日而语的,当前,不少央企都在利用自己在融资渠道上的便利逐利高端住宅市场,民间资本又不是“雷锋”,它凭什么积极响应中央号召,去投资微利的保障性住房?

 

保障性住房如何影响商品房?还有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,就是保障性住房如何影响商品房。住建部2011年计划安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,这一数额超过此前市场预期的500-600万套的水平,这比今年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翻了近一番。今年截止11月,全国楼市成交量接近8.5亿平方米,其中住宅大概在7亿平方米左右。如果按平均每套80平米算,住宅约800多万套,在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背景下,约占到今年全国商品房的成交量的72%,但房价以上涨终结2010年,这表明,当前的问题不一定是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量的问题,而可能是商品房市场供给的问题。

 

基于上面推测,他山认为,2011年保障房住房政策不影响商品房市场。一、新计划的1000万套,按照房地产开发周期测算,需要1~2年产能变成供给,当前政策一般都是五五折的行情下,1000套能否兑现是未知数;二、关于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资金问题,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可以看到,完成这项任务对民间资本的依赖很大,而民间资本对微利保障房兴趣不大,钱不到位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便是镜中月水中花;三是假设执行力、资金都到位,按照二八定律,中国塔尖20%的人把房产当成投资品,在《高端住宅热销卷土重来!》里进行过分析,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并不影响这20%人对高端住宅的购买。

评论

他山
  取消
获取验证码 换一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众拍网公司版权所有 ©2013-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