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来到众拍网

首页 > 拍卖要闻 > 独家>正文

谁也没权架空《拍卖法》

来源: 众拍网   发布时间: 2023-01-06 09:09:28 点击量:

       我国最早成立的拍卖企业始于80年代,拍卖业务主要是沿海地区的走私罚没物品,随着银行、法院诉讼资产处置进入拍卖渠道,拍卖业务不断增多,各地拍卖企业应运而生。为了规范拍卖行为,1997年,我国出台了《拍卖法》,对新办拍卖企业、开展拍卖业务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,并制定了若干规定。


       新办拍卖企业必须报省商务主管部门批准,并由省商务部门颁发拍卖经营许可证;拍卖师必须参加中国拍卖行业组织的全国统考,考试合格由国家人社部颁发拍卖师证书,持证主持拍卖活动;所有拍卖活动必须按照拍卖程序操作。

       各地拍卖企业严格按照《拍卖法》要求,按照拍卖程序开展拍卖活动,并接受当地商务和市场监督等相关部门的监管。几十年来各地拍卖企业自觉履行拍卖职责,切实发挥拍卖职能作用,受到了委托方和买受方的认可,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。

       拍卖企业规范有序的拍卖行为,为拓宽拍卖业务渠道奠定了良好基础。银行诉讼资产、法院诉讼资产、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、政府的国有及集体资产,统一委托拍卖公司公开拍卖。民间的闲置资产也通过拍卖企业公开拍卖。每年公开拍卖成交总额达6000~8000亿元的规模。拍卖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凸现拍卖发挥了公开竞价的功能。拍卖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和产物,已成为完善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。

       但随着2013年司法拍卖进入淘宝平台,法院自主网拍开始,自主网拍之风渐行渐盛;国土部门先是搞了土地拍卖主持人,自行组织土地拍卖,不久也加入了网拍行列;多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自行组织网拍;银行、资产公司、企业纷纷搞起了自行网拍。他们想怎么拍就怎么拍,《拍卖规则》想怎么定就怎么定。说到底,就是把卖买、把一般的交易,贴上拍卖标签,挂上拍卖两字而已。《拍卖法》与他们毫不相干,《拍卖法》也约束不了他们,因为没有哪个部门、哪个机构来监督和监管。


       人们不禁要问,一部严肃的《拍卖法》不是架空了吗?既然拍卖企业必须严格按照《拍卖法》操作拍卖,没有资质的拍卖机构怎么能自行组织拍卖活动呢?

       为什么有些部门绕开拍卖企业,自主搞拍卖。根本原因是为了利益驱动,运用手中的权力自拉自唱,是用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搞特权。

       《拍卖法》是规范拍卖行为的法律,凡是涉及拍卖,凡是开展拍卖业务,凡是组织拍卖活动,都必须严格遵守《拍卖法》。谁也没有权利,不受《拍卖法》约束,另搞一套自行拍卖。(作者:潘振华,微信号:pan88110122  欢迎加微信交流!)

0/250
拍卖公司QQ群 投资人QQ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