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建明

日志

 
 

浅说佛教与造像   

2013-12-18 16:39:06

    公元前六世纪,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乔达摩,坐在一棵菩提树下终于悟出了解脱苦难之道,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。因他是释迦族人,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,意为释迦族的圣人。史上尊称为佛祖。 佛教由此诞生。那个时代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。传承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据称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,是四谛。即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。谛是真理的意思,四谛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 。

  苦谛:根据佛教经典的说法人生有无尽苦难,所谓苦海天边。最基本的苦是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、恨、得、舍。

  做为人活在这个世上,就一定要对人生的种种苦难有所认识。只有正确的认识它。才能从中解脱出来。

  集谛:集谛是阐明生死痛苦烦恼的原因。

  灭谛:灭谛就是从自身心中止息这些烦恼。便会从生老病死等众苦中解脱出来。

  道谛:道谛是达到究竟涅槃的方法。一般指佛陀初转法轮时所开示的八正道。略说为戒、定、慧三学。

 在佛祖释迦牟尼涅槃百年后,由于佛教的教义经典当时都是根据释迦佛口授,由弟子们心口相传。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,所以逐渐分裂成不同的教派,主要有偏于保守的上座部,和偏于自由进取的大众部,还有一些其它教派,总称为部派佛教。大乘佛教,就是在部派佛教大众部的基础上形成的,大乘佛教认为世上有无数的佛,讲究普度众生度人自度,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达到证悟。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修炼成佛。小乘佛教,是从部派佛教的上座部演变而来,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佛那就是释迦牟尼佛,必须严守佛教戒律,通过自身的修炼觉悟真理,达到阿罗汉果的境界,以自身获得的法力在佛的指导下救度众生自度度人。两派佛教虽然修行目标不同,但都遵守对人要宽容仁爱慈悲,孝敬父母善待他人多做好事,尊重和爱护大自然的一切以示众生平等这些佛教的基本精神。

  在距今2300年左右的古印度阿育王时期,佛教开始从印度向周边世界传播。一路从北面传入了中国、朝鲜、日本、尼泊尔等地,基本以大众部教派为主,史称北传佛教。也就是现在的大乘佛教。一路从南面传入了斯里兰卡、缅甸、泰国、柬埔寨等地,以上座部教派为主,史称南传佛教,也就是现在俗称的小乘佛教。

  南传佛教于公元前三世纪由阿育王的儿子传入斯里兰卡。在上座部佛教地区,无论出家僧人还是在家信徒,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对佛法僧三宝的信仰和崇敬,菩提树、佛塔、佛像、经书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的,身披棕褐色袈裟的僧人社会地位也是很崇高的。


评论

陈建明
  取消
获取验证码 换一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众拍网公司版权所有 ©2013-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