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振华

日志

 
 

第三论 在拍卖市场细分中凿出一个点   

2017-09-27 10:54:11

       最高院关于完善网络司法拍卖的新规出台后,犹如突然间掉下的大石头,挡在我们面前,不知前面的路怎么走?


       概括起来目前有三种想法,一种是怨声怨气,法院把我们服务了几十年的拍卖人甩了,与淘宝攀高亲了,说心里话,实在想不通,但既定事实能改变吗?一个是强权强势、手握拍卖资源的执法机构,另一个是中国互联网大佬,敢于国家工商总局叫板的马老板,两家早已成亲,可能退婚吗?另一种是准备转身改行。做了十几年的拍卖,想说改行一句话,但真正另起炉灶谈何容易。拍卖公司是中介机构,几个人、几间办公室,不用大笔资金投入就可以干起来。真正要改行,一必须具有人才,二必须有好的项目,三熟悉业务,四必定有资金投入作保障。关键是要做好风险评估。在我国经济连续多年持续低迷的紧环境下,改行风险系数较大。当然,具备条件的另当别论。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鼓励企业转型升级,任何一个企业,也不是完全放弃原来的设备,原来的产业产品结构,推倒重来,也是在不断完善、优化、更新、升级产业或产品结构。再说转型有个过程,且有一个非常阵痛的过程。再一种想法,在迷茫中思虑,不知究竟该如何干。

       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,市场经济细分化程度越来越高,各行各业都处于激烈竞争状态中,没有哪个行业特别好做,身在此山中,不知那山险。相对来说,还是中介服务业投入少,低风险,小打小闹能赚小钱。

       当然,如今的拍卖行业也趋于竞争状态,最早的《拍卖法》规定,设区的市才能成立拍卖行。2000年前,一个城市只有1-2家拍卖行,多数还是物价局的国企,拍卖公司老总也是吃“官”饭的红顶商人。如今,全国有6000多家拍卖公司,一个城市有20-30家拍卖公司,大的城市40家以上。入围法院的原来只有几家,后来增加到20家、30家,大部分拍卖公司入围了。如果司法拍卖回归,新办拍卖公司更多,入围的也多,一块蛋糕分到手,也只有那么一小点了。这几年经济形势较紧,不良资产大幅上升,过几年经济回暖了,司法拍卖标的将大幅减少,分到的蛋糕更少。

       在司法网拍的新形势下,拍卖企业的出路更应该在社会资源中找出路,在细分市场中凿开一个渗水点,企业已进入了非常透明的薄利时代,一槌子敲下几十万佣金的机会越来越少了,细水长流,不断线才是今后的生存之路,这也是当今进入细分化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
       如何在细分市场中凿开一个点,好多拍卖公司已闯出了一条生存和发展之路。江苏有家拍卖公司专门拍学区房,价格拍得高,佣金也不少;浙江有家拍卖公司与开发商合作,专业从事别墅的拍卖,别墅因区域、格局、个性的不同,销售价格也不同,通过拍卖一房一价得到了充分体现;江苏还有家拍卖公司专门为开发商拍卖沿街商铺,一年佣金收入600多万元;常州有家拍卖公司做开发商的尾盘拍卖;有家新开的拍卖公司,专门做建筑商、包工头抵偿工程款的批量住宅房拍卖;有的拍卖公司专门做二手名表拍卖;常州专做玉器的何总,建了一个玉器拍品拍卖群,群成员实行会员制,一年成交总额8000多万元。每天一个专场,十几件拍品,拍完为止。本公司近几年借力众拍网平台,集中精力做不良资产,与多家资产公司、银行、拍卖同行达成了密切合作关系,积累了一批投资破产企业、土地、酒店、商铺、别墅、商业综合体、批量住宅等专业投资人,形成滚雪球效应。

       拍卖无所不在,无处不有。从自己熟悉的、擅长的做起,瞄准一个点,抓住一个点,沉下去做,坚持不懈,做细做深,做精做透,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做出影响力,做出知名度,做出信誉,有资源的会主动送上门,有需求的竞买客户也会跟着你转。一年下来,收益也不小。关键是在细分市场中找到立足点,建立了自己的业务渠道,走出了自己的个性化拍卖之路,就有了竞争优势,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,拍卖之路将越走越宽。(作者:潘振华,微信号:pan88110122  欢迎加微信交流!)

评论

潘振华
  取消
获取验证码 换一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众拍网公司版权所有 ©2013-2020